為什麼規劃職涯能有效幫助你職涯發展的7個原因 (職涯規劃真的需要嗎)

 

有效職涯發展, 生涯職涯規劃, 職涯教練

任何一間公司,不論是新創或跨國公司…

當進行產品上市前,不論花費時間長或短,它通常都會有產品上市規劃階段,包含定義它的客群、如何行銷它、定價等。

同樣的,任何一間有心發展公司,也都會花時間在年底或選定每年的特定時間,為公司思考與規劃下一年的目標。

縱使,每間公司的狀態與挑戰都不一樣,但「規劃」這件事從來不曾少過。

而你的職涯其實也像產品或公司一樣,都需要規劃。

雖然,職涯規劃不一定代表你絕對可以實現目標,但,藉由職涯規劃至少幫助你靜下心且花時間思考,你對未來的走向與要求,甚至你要如何達成它。

以下是你如果進行職涯規劃,將會帶給你的好處。

1.職涯規劃,讓你擁有前進方向與順序

 

Speed is irrelevant if you are going in the wrong direction.
― Mahatma Gandhi

 

強調速度的時代,當你打入速效(quick effect)關鍵字時,你會有超過4億個連結。

但,就像甘地說的,「當你方向是錯的時(甚至沒方向時),速度沒有任何意義。」

也許你只是想嘗試,但就算是嘗試,你也必須有方向,你才知道要從哪裡起步。

如果你閱讀到這篇文章,那麼你很可能跟其他讀者一樣,是位勤勞與認真的人。

你期待透過搜尋網路得到一些想法,幫助你排除疑惑,堅持下去。

然而,職涯發展通常不是看了幾篇文章,閱讀幾本書,聽了幾場演講,你就真的知道你要怎麼做。

當你想要有成功的職涯發展,關鍵不在於你讀多少書。

讀書當然重要,更重要的是讀書後所產生的行動:「當你讀完書後,你是否真的開始花時間思考並做出選擇。」

你可以強迫自己思考你的職涯,但你也能尋求職涯教練的幫助。

一位專業的職涯教練在與你進行職涯規劃他不會告訴你你該做什麼,他也不應該未經你同意時就告訴你你該做什麼。

職涯教練可以提供你一些觀察或想法,讓你擁有更多靈感,幫助你重拾職涯發展的熱情。

但,更最重要的是,職涯教練可以幫助你面對與思考一些你不曾想過或不願面對的問題,幫助你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,並勇敢做出選擇。

而這才是你期待透過讀書或尋找職涯教練,幫助你發展成功職涯最重要的工作。

因為當你勇敢做出選擇,你就是為自己決定出一個前進的方向。

一旦你有了前進的方向,你將讓每天生活更具目標導向,讓你再度開啟在大腦中塵封已久的雷達,而這也將使你更有組織與生產力。

只要你的生活有目標,變得更有組織,那麼你就會擁有更多生產力,那麼達成目標的速度也會自然地加快。

此外,你會開始發覺,你埋怨時間不夠用的次數將會逐步降低。

可是,這不是因為你的時間變多了(每人每天都只有24小時),而是因為你作出了改變,讓你更有生產力。

你可以透過職涯規劃,幫助自己做出選擇與目標,找出一個前進的方向。

 

當你沒有目標,速度與時間不具任何意義。

 

2. 職涯規劃,讓你產生幸福感

你同意嗎?

不論是生活或是工作,我們都是為了追求更多的幸福感。

根據美國研究,我們對幸福的感受:

  1. 50%取決于你的基因
  2. 35%取決于你刻意的練習及對生活所採取的想法與行動
  3. 15%取決於你的生活環境,如居住國家、健康、收入等

基因一開始就被決定了,到目前為止,我們仍無法控制。

可是,我們有極大潛力可以透過練習、思維、行動,提高決定幸福感的次高因素(35%),強化我們的幸福感。

研究中有列出11種方式,而設定目標,就是其中一種方式。

當你進行職涯規劃,開始設定目標,不論你最終是否達成,在這發展自我的過程中,你都會變得更快樂。

因為在每次目標設定和達成目標的過程中,你都會持督促自己的學習與成長,讓你有能力實現每次所設定的短期目標。

甚至,在練習與準備過程中,你可以實際感受到每次的進步。

而不論是進步或實現短期目標,都是讓我們每天感到幸福的種子與觸媒。

此外,當你不停地學習與成長,你的腦袋將長時間保持靈光,你的價值也能隨時間持續累積,這也代表你更可能維持你的健康與提升你的收入,拉高另外的15%,幫助你提升生活水準與幸福感。

3. 職涯規劃,培養你成為一位堅毅的人

當你規劃職涯,產生方向與目標後,除了你不會開始虛度光陰,你還能給自己一個理由,讓自己變得更加堅毅與自制。

堅毅與自制力,是取得職涯成功或蛻變成傑出人士的必備特質。

不過,堅毅與自制不是與生俱來的。

它們是一種習慣,也因此,你需要刻意地培養它。

然而,培養一種習慣,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根據歐洲研究,培養一個習慣通常平均需要66天,甚至更久到254天。

而當你想培養習慣,你必須提供自己一個強而有力的動機,甚至獎賞自己,你才可能培養出好習慣。

當你開始規劃職涯後,達成短期與長期目標的渴望就是你動機與驅動力,而過程中持續達成的里程碑與小勝利,就是你的獎賞。

透過持續獎勵與內在渴望,將更能讓你培養出堅毅與自制的好習慣,獲得成功職涯與蛻變為傑出人士。

4. 職涯規劃,幫助你變得更加輕鬆

很多人不相信職涯規劃,是因為他不相信規劃的力量。

他認為環境變動太快,計劃趕不上變化,所以採取不變應萬變,讓環境告訴我們當下該做什麼。

 

Plans are nothing, but planning is everything.
–Dwight David Eisenhower

 

然而,美國艾森豪總統告訴我們,計畫本來就不一定能如期發揮效果,但,規劃絕不能省。

雖然很多人認為環境變化太快,不必事先規劃,但為什麼你還是要規劃職涯,而不應該省略它。

如果你只想到環境變化太快,所以乾脆不要計畫而採見機行事的方式,那如果環境變化其實沒有想像中這麼快呢,或甚至完全沒變化,那麼見機行事就無法展現你大部分的潛力,不是嗎?

2000-2010年間,很多人預期網路銷售將取代實體銷售,實體店面將會關門大吉。

但事實上,你仍看到家樂福,大潤發,Costco持續展店,而且業績也持續增長。

而現在,則有很多人預期未來無人車將會取代卡車司機,但你可以看到貨運公司仍持續招募與訓練許多新人,不是嗎?

為什麼他們仍需要招募許多司機?

因為經營企業上,總是會需要備用資源與人選來因應額外的貨運需求。

還有,現實生活中總有許多無法預期的狀況,需要依靠人來解決,所以無人車不可能全盤取代貨運司機。

就像博客來不會完全取代實體書店,網路銷售也無法取代實體銷售,我們總是期待看到他們合作與並存。

此外,見機行事沒有用處,如果沒有事先的規劃。

因為,就像瞞天過海電影中,執行每次任務前,如果他們沒有事先規劃,那麼見機行事完後,你要去哪裡,你要做什麼,都還是問號。

長遠來看,見機行事通常不會讓你變得比較輕鬆,反而更加累人,因為你永遠都處在疑問與不安的狀態,讓環境告訴你的下一步,而不是由計畫告訴你下一步。

職涯規劃,長期來看,將幫助你在經營職涯上更加輕鬆。

5. 職涯規劃,幫助你促成行動,轉動大齒輪

你需要職涯規劃的另一個原因,你將能轉動大齒輪,創造令你驚訝的成果。

很多人無法在職涯中取得成功,從來不是因為他不夠優秀,而是他沒有行動…

因為他總是想「等到」準備更完整,「等到」最好時機,「等到」擁有更多資源後,然後採取行動。

但,準備再久,通常準備仍不夠完整,時間也還不夠成熟,而資源永遠都不夠,所以行動總是再等等。

可是,這些通常都不是你職涯發展是否能成功的主因…

相反的,它們比較像你延遲行動的理由。

 

採取行動,就算是無法創造任何移動的小行動,
才是讓你職涯成功發展的關鍵。

 

職涯發展,就好像推動汽車一樣,當你希望藉由帶動大齒輪,讓汽車輪子轉動時,那麼你必須要持之以恆地轉動你手上的小齒輪。

當然,如果你找到一個槓桿,那麼推動汽車時,你會更加省力。

不過,就算你有槓桿,你也需要出力。

行動,才是真正的關鍵。

也因此,縱使你今天採取任何小行動,當下看似沒什麼用處,或對未來幫助不大,但千萬不要氣餒,這都將成為轉動大齒輪的累積,幫助你未來完成設定的大目標。

一旦你累積足夠的小行動時,你的小行動將創造更多動能,推動更大更重的東西。

行動,是建立在目標上,因此當你進行職涯規劃時,你擁有目標後,你就會更清楚你的行動藍圖。

而行動藍圖,將會促使你的行動,讓你在特定時間點完成特定任務,這將為你累積更多動能,為未來更多好事的發生鋪路。

6. 職涯規劃,讓你能自我激勵與療癒

你一定要記得,這是你的職涯,你是最終的負責人與受益人,而職涯中最大的敵人,也不是其它人,就是你自己

你,才是你職涯與生涯發展最大的關鍵角色。

當你沒有規劃職涯,沒有目標,你不會強迫自己跨出第一步,即使你跨出去,一旦你嘗到失敗,你會輕易告訴自己可以停止嘗試了。

然而,當你有目標時,你會強迫自己嘗試;縱使失敗,你會自我激勵與療癒,因為你知道挫敗是在所難免的。

更重要的是,你會想到「為什麼(Why)要從事現在這工作與任務的原因,」而讓你不再害怕挑戰。

當你規劃你的職涯,你會更快回復正向情緒,重拾軌道,對每天更有想法,保持正向想法迎接每一天。

 

這是你的職涯,你可以自我決定:讓自己是你職涯發展最好的幫手,或讓自己成為職涯發展最大的敵人。

 

7. 職涯規劃,使你能有依據地追蹤與調整

當你規劃職涯後,你會產生具體目標,而目標才能讓你可以追蹤進度。

當你知道進度,你也會知道何時該調整。

除非你天生下來就是位自制的人,不然你我都一樣,都會受到怠惰的誘惑,想偷懶而讓自己的職涯自行發展。

然而,真正的事實:

 

成功職涯與傑出成就很少是自行發展的,
而是有意識地培養、練習、調整出來的。

 

因此,當你刻意地規劃職涯,產生特定目標後,你的思維才會轉變成主動模式。

而且,你才能追蹤發展,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思維與行動,讓自己變得更好。

你必須客觀面對自己

You only have to do a few things right in your life
so long as you don’t do too many things wrong.
– Warren Buffett

在職涯中也是一樣,你只要做出幾個對的決定,你的職涯發展就不會太差,當然如有他人的協助,你可能會犯更少的錯誤,而你的職涯規劃也會更有組織與效率。

因為當你自己規劃職涯,你可能思考太侷限、太短期、不夠客觀等。

我們都需要他人的刺激與提醒,這也是為什麼會有職涯教練的存在,因為他能幫助你盡力排除這些阻礙(點選客戶感受),與你一同討論協助你對未來作出規劃。

此外職涯發展除了工作外,還包含更多面向,我們的職涯教練將運用全人理論、求轉職專業、LinkedIn知識、個人品牌思維等,讓你更全面地掌握你的職涯。

最後,巴菲特曾說:「他做過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在自己身上。」

 

The most important investment you can make is in yourself.
–Warren Buffett

 

當你想要一位專業教練(點選客戶感受),或與你一同討論協助你對未來作出規劃,發展你的職涯與個人品牌發展時,點選進入了解我們的職涯教練能如何幫助你。

如果你已經有職涯目標,但想要擁有一個更好的系統,讓你能接近目標,歡迎你也加入團體教練等待名單,我們將在下次開放時通知你。

你也可以撥打+886-2-2642-1388聯絡我們,讓我們超過4,500天的學習及訓練,協助你逐步達成目標。

我們是亞洲唯一同時獲得專業履歷、個人品牌、職涯教練、面試教練等7張執照的專業團隊,每年定期進修2次,協助客戶發展職涯是我們的熱情,期待收到你的來信或聽到你的聲音。

 

We empower you to fulfill your career and dream.

 

P.S. 如果你對建立與經營個人品牌感興趣,不妨參考Hank的自造成功:提升你營收與收入的個人品牌經營術(它是個人品牌領域中獲得最多正面評論的一本書),你會有更多收穫。

P.P.S. Color Test目前最準確的職業測試工具,幫助你了解最適合你的50項工作,許多IPIB的客戶與讀者都曾使用她,了解自己永遠是最值得的投資之一。

P.P.P.S. 還沒讀過我用LinkedIn找到高薪國外工作嗎? 她深獲讀者好評,裏面也增加了亞洲headhunter觀點(日、新、港),與LinkedIn最新實用功能,進來了解更多吧! 假使你對LinkedIn有全盤了解,想更了解許多LinkedIn進階技巧,不妨參考我們的進階書

P.P.P.P.S 想為自己主動爭取更多薪水嗎,閱讀這本書

(2021更新) LinkedIn履歷, No, 10個你可能不知道LinkedIn與履歷的關鍵差異 (釐清後,你使用會更精準,有效發展職涯)

LinkedIn專家

雖然現在臺灣已經有許多人使用LinkedIn,但仍有許多人不清楚LinkedIn與履歷(不論是自已寫的或專業履歷)的差異。

LinkedIn與履歷的確有很多不同,我們也希望可以透過這篇文章,幫助你更了解LinkedIn與履歷的差異,擁有更清晰的概念,那麼也可以幫助你履歷與LinkedIn寫的更好,執行的也更好。

1. LinkedIn履歷? 不,LinkedIn不等於履歷

我們知道很多人把LinkedIn當成英文履歷來操作。

但,你的LinkedIn不完全等同於英文履歷。

因為LinkedIn的本質是社群(網絡)媒體。

LinkedIn在自己的關於我們網頁中提到,她是一個幫助專業人士(你)拓展連結的社群媒體,你可以與世界各地的專業人士進行互動。

她的願景是創造經濟機會(藉由專業人士的互動),而不是蒐集各公司工作職缺的社媒體體。

她的確有幫助人才找工作的功能,但這只是LinkedIn從這社群中發展出來的一項功能,幫助LinkedIn可以獲得收入。

不過,你可以從LinkedIn的宣言看到:她的本質並非求職,而是網絡的連結與拓展,促進更多的經濟機會。

 

所以你的LinkedIn檔案絕不等於你的英文履歷。

 

當你對這本質上的差異有更清楚的了解後,那麼你就會知道你的LinkedIn是要用來連結其他人所使用的工具,而非完全的求職,而這跟下一點相關。

2. LinkedIn用來建立個人品牌,履歷用在求職

LinkedIn是一個建立個人品牌的工具與平台,身為專業人士,你可以透過建立個人品牌的方式,連接你感興趣的人,吸引與促成更多機會。

藉由連結你感興趣的人,有可能促成機會(很可能是工作機會)的原因是:工作往往是先存在於人的腦中,而不是馬上出現在人力銀行或LinkedIn的工作佈告欄中。

 

而,履歷則是你看到某個你感興趣的職位出現後,
才撰寫的一項策略性工具。

 

也因此,撰寫履歷時,你心中通常會先有一個工作目標,越具體越好。

如此一來,你的履歷通常才會寫得更有更好,更具策略性,進而爭取到這個機會。

然而,你的LinkedIn則不一定有工作目標。

的確,你可能是為了爭取特定機會,但也可能是希望連結某些人,或更多相同,甚至不同領域或產業的人,也可能是單純讓更多想了解你的人認識你是誰,看看會有什麼機會找上你等。

所以你打造LinkedIn時的角度也會不同,讓我們看第三點。

3. 策略思考不同

當你打造你的LinkedIn檔案時,你所要思考的是你想跟誰連結,他可能在哪種公司,可能的職稱是什麼,他可能在哪個國家,他可能如何定義自己等。

但,履歷針對的是工作機會,你的目的是爭取工作面試,而不是連結。

也因此,這會讓你在撰寫LinkedIn跟履歷時的方向有所不同。

你的LinkedIn檔案會隨著你想跟什麼人連結,或吸引到什麼人而有所調整。

而履歷則是會根據你不同公司與不同的職位進行調整。

這是兩個工具在策略思考時的最大差異。

4. 呈現內容不同

如果你的目標是認識與連結某個人,或吸引特定的族群,那麼你在LinkedIn會更著重在你是誰,呈現你的特質、價值觀、你的故事等。

這些對閱讀你LinkedIn檔案的人來說,更有吸引力,也更能幫助他更了解你。

不過,履歷不同。

你的履歷,是一項非常功利的工具,對方會想找你過來面試,是因為你有符合他需要的能力與資格,它不是單純的連結。

基本上,這是一個交換。

你用你的經驗與能力交換他提供你的一個面試機會,甚至是工作機會。

所以,你的履歷必須呈現的是:你有什麼價值可以跟他交換一個面試機會。

 

履歷著重的是你有什麼,而LinkedIn著重的是你是誰。

 

5. LinkedIn與履歷有不同偏好

在LinkedIn中,她偏好完整的LinkedIn檔案,而且這會影響你搜尋呈現的排序。

當你今天LinkedIn檔案完整度越高,像是你有沒有放照片、是否有放摘要、是否有三個經驗、30個連結、教育背景、技能、推薦信、附件、是否持續分享想法等。

如果你都有,那麼你今天在LinkedIn的排名通常會比較高。

可是履歷不一樣。

你當然要提供完整資訊,但履歷更重視的是你的思考與判斷力,像是你懂不懂如何篩選與表達最重要與關鍵的資訊,而不是長篇大論。

你履歷的目的是,讓你雇主快速掌握你有何種價值,能幫助他解決問題。

因此,你的履歷應該要簡潔有力,而大部分的情況,或我們在幫客戶打造專業履歷的時候,通常不會超過三頁。

可是,LinkedIn不同,你不用擔心你的LinkedIn幾頁,LinkedIn沒有頁數的限制,重點是你如何讓對方願意閱讀你的檔案。

 

所以,當你撰寫LinkedIn時,你可以有創意,你的目的是
讓這個人更瞭解你,所以LinkedIn檔案追求的是完整。

 

當然,兩個工具都必須要有策略思考,可是在操作是有所不同的。

6. 履歷著重成交,LinkedIn是行銷

履歷針對的對象,往往是HR或你未來的主管,但LinkedIn不完全是。

LinkedIn著重的對象是所有跟你未來職涯或商業可能有連結的利害關係人。

當你在撰寫履歷時,你應該想的是如何幫助對方,就像之前提到的是它一種利益的交換。

針對不同的對象,你要客製化,告訴對方你能如何幫助他,不過LinkedIn不同。

當你在撰寫LinkedIn時,你可以用更寬廣的角度,思考你的利害關係人,或你未來合作的對象可能是誰?

他可能是你的客戶、供應商、策略夥伴、headhunter、你的同事、你的屬下等,或者,你也可以思考你想要跟什麼樣的人交流等。

你的LinkedIn檔案就是針對這些人去寫的,他並不一定是你未來主管。

當你撰寫對象不同時,你要表達的理念跟想法也會有所不同。

所以履歷比較像是成交的工具(取得面試),當你寄出履歷時,你的目標就是要得到一個面試的機會,就好像在業務過程,它是一個促成成交的工具。

 

然而,LinkedIn比較像是行銷的工具,不一定你要追求馬上成交,你可能只是想提升知名度、深化彼此之間的關係、累積影響力等。

 

行銷跟銷售是不同的,所以這兩個工具也是不一樣的。

7. 履歷不該在所有地方

大家會預設履歷就等於找工作,不是嗎?

因此,你的履歷不應該出現在所有地方,可是LinkedIn不同。

LinkedIn就是拓展網絡的平台,所以你應該盡全力讓所有人都知道你的LinkedIn,因為LinkedIn不等於求職。

 

履歷代表求職,如果你不是要求職,
你就不該讓你的履歷在市場上流竄。

 

相反的,LinkedIn,是幫助你建立建立個人品牌與拓展連結的工具,就好像如果你有個人網站,或有一個電子商務的店面,你一定會希望讓更多人知道它的存在,不是嗎?

如此一來,你才能有更多機會,你會希望增加你網站或商城的曝光度,增加流量。

同樣的道理,LinkedIn也是一樣,所以你要讓越多人知道你的LinkedIn越好,但履歷則不同,你要追求受眾目標群越精準越好。

8. LinkedIn與履歷並非敵人

有些美國專家預測LinkedIn將會取代履歷,未來只有LinkedIn,而沒有履歷。

但,我們的觀點不同:

 

我們認為LinkedIn跟履歷並非互斥的,
沒有誰取代誰的問題,而是各司其職。

 

LinkedIn可以補充你的履歷內容,因為有時你的履歷無法附上所有資料與內容。

這時,你可以透過LinkedIn去補充你履歷裡無法完整說明的資訊,運用LinkedIn上的附加檔,如文件、照片、影片等。

我們相信LinkedIn不會淘汰履歷,未來這兩者將會並存,就像網路商店不會淘汰實體商店,而LinkedIn只會讓你的履歷變得更有效力。

另外,美國研究發現,當你的專業履歷中放上LinkedIn網址,而且你的LinkedIn檔案很完整時,你的面試機率會再提高72.1%以上。

因此,你的LinkedIn會是你使用履歷求職時的好幫手,而不是敵人。

9. LinkedIn與履歷所關注的焦點不同

LinkedIn幫助你與對方將焦點放更多在你的現在,特別是未來。

因為LinkedIn,就像我們剛提到的,他重視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。

透過人與人的連結與合作,你可以改變與創造未來,包含你的經濟機會。

而履歷則是專注於過去已發生的事。

著重在過去已發生的事沒有不好,因為許多人相信過去是預測未來的重要指標。

但,這不代表人無法改變未來。

然而,當你今天想改變自己的未來,你必須先願意改變,你必須有目標、有夥伴、有計劃,讓你更有紀律地改變。

 

所以LinkedIn可以是一個幫助你促成改變,讓你未來發展更好的一個媒介,她可以幫助你連結跟你類似想法的人,幫你專注在未來。

 

10. LinkedIn說明你跟其他人有何不同

履歷是描述我能為你做什麼,而LinkedIn是用來告訴你「我跟其他人有何不同。」

履歷中,你常常會強調數字,越具體越好。

的確是,我們也認為專業履歷中有具體數字是最好的,因為對方會更清楚,你可能可以幫他創造多少與什麼樣的效益。

這讓對方可以有合理的期待。

但,當所有求職者都宣稱他創造出超過20%-30%的效益時,這時你的LinkedIn就該發揮它的功能。

因為在LinkedIn上,你要強調的不再只是你能做什麼,而應該是強調的是:「你跟其他人有什麼不同。」

LinkedIn是一個你能建立與經營個人品牌的平台,假使你相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,那麼你就應該要利用LinkedIn去表達你與其他人有什麼不同的地方。

你可以用故事說明,像是你成長的背景,你也可以描述你當初為什麼做出這個決定,也可以用說明當初你遇到了哪些挑戰,如何克服它等,去行銷你自己與其他人的不同。

LinkedIn上有字數的限制,但這些字數已足夠讓你寫出動人的故事,足夠讓人家知道你跟其他人不同的地方。

(Bonus) 11.  LinekdIn要固定更新

說實在話,履歷,你應該不會每個月或每一季都更新,對嗎?

因為履歷通常是你想要求職的時候,你才會更新。

但LinkedIn不該如此,你應該定期地更新它。

很少人會去定期更新自己的履歷,的確有人分享你應該要定期更新你的履歷,可是當你定期更新自己的履歷時,沒有人知道你有更新,只有你自己知道。

所以當你定期更新自己的履歷時,事實上,你獲得的效益極為有限…

你所投入的時間與成本,往往跟你獲得的效益不成正比。

然而,LinkedIn不同。

 

LinkedIn是24小時,365天都有人在上面,LinkedIn也能讓你被全世界的人所接觸到,因此LinkedIn更值得你定期更新。

 

另外,雖然我們不清楚LinkedIn的搜尋引擎背後的機制,但我們相信當你越常更新你的LinkedIn,你被搜尋的機會就越有可能提高。

畢竟,每個社群媒體,都希望你可以留在這平台久一些。

這是LinkedIn跟履歷一個非常不同的地方,當你在LinkedIn上定期更新時,你所獲得的投資報酬率可能會比履歷高很多。

正確的觀念

我們永遠相信,正確的觀念會創造更與眾不同的效果。

以上是LinkedIn與履歷幾個不同的地方,我們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更了解履歷跟LinkedIn的不同。

讓你可以運用各自不同工具,得到機會,發展職涯。

最後,巴菲特曾說:「他做過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在自己身上。」

 

The most important investment you can make is in yourself.
–Warren Buffett

 

當你想要一位專業教練(點選客戶感受),或與你一同討論協助你對未來作出規劃,發展你的職涯與個人品牌發展時,點選進入了解我們的職涯教練能如何幫助你。

如果你已經有職涯目標,但想要擁有一個更好的系統,讓你能接近目標,歡迎你也加入團體教練等待名單,我們將在下次開放時通知你。

你也可以撥打+886-2-2642-1388聯絡我們,讓我們超過4,500天的學習及訓練,協助你逐步達成目標。

我們是亞洲唯一同時獲得專業履歷、個人品牌、職涯教練、面試教練等7張執照的專業團隊,每年定期進修2次,協助客戶發展職涯是我們的熱情,期待收到你的來信或聽到你的聲音。

 

We empower you to fulfill your career and dream.

 

P.S. 如果你對建立與經營個人品牌感興趣,不妨參考Hank的自造成功:提升你營收與收入的個人品牌經營術(它是個人品牌領域中獲得最多正面評論的一本書),你會有更多收穫。

P.P.S. Color Test目前最準確的職業測試工具,幫助你了解最適合你的50項工作,許多IPIB的客戶與讀者都曾使用她,了解自己永遠是最值得的投資之一。

P.P.P.S. 還沒讀過我用LinkedIn找到高薪國外工作嗎? 她深獲讀者好評,裏面也增加了亞洲headhunter觀點(日、新、港),與LinkedIn最新實用功能,進來了解更多吧! 假使你對LinkedIn有全盤了解,想更了解許多LinkedIn進階技巧,不妨參考我們的進階書

P.P.P.P.S 想為自己主動爭取更多薪水嗎,閱讀這本書

Written by Comments Off on (2021更新) LinkedIn履歷, No, 10個你可能不知道LinkedIn與履歷的關鍵差異 (釐清後,你使用會更精準,有效發展職涯) Posted in 求職, 職涯 Tagged with ,